日期:2023/07/20 17:01作者:佚名人气:
曾祥裕:林寨最美古村落的风水美学价值
林寨最美古村落的风水美学价值
曾祥裕(赣州杨公风水养生堂,咨询电话.微信号)
风水学中水为财,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背山面水而居,成为最佳人居选择。
在古代农耕时代以及交通不便利时期,水运为商业贸易活动以及人员流动最佳载体。
纵观中国乡村丁财贵俱全的风水案例,如江西赣县白鹭古村,广东和平县的林寨,都是得水运之便而发家致富的典型。
2016年初冬,我风水之旅行至和平县,听当地企业家陈键新推介河源市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水,我在吴为保先生陪同下,驱车在乡村道路上七拐八弯,走进神秘的林寨。
(一)林寨开山祖的风水智慧
大凡一个富裕村落的开拓,往往与一个有风水智慧和远见的老前辈有关。
据史料,元至正九年(1349年),一位名叫陈元坤的和平富坑人,沿浰江乘舟顺流而下前往龙川县城,途经位于当时龙川境内的林寨盆地时,见此处山川秀美,地势开阔平坦,又得浰江水运之便,以为这是一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便举家搬迁至此。林寨不姓林,而是陈姓人家居多。
(二)悠悠浰江,一水旺百业
据史料,在1980年代陆路运输尚未真正兴起之前,林寨凭借浰江水运之便,成为粤北、赣南地区的货物流转地。而陈元坤的后人们,正是依凭林寨得天独厚的物产与水运,通过大力发展商船运输、仓储保管等行业,富甲一方。
抗战期间,香港沦陷,身处粤北山区的林寨,成为大后方。大批来自潮汕港澳地区的人们,为躲避战乱,挤在一艘艘大货船中,奔赴林寨。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迅速激活了林寨当地的农工商贸。林寨水运商贸之盛河源市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水,在粤北赣南地区一时无两。当年的林寨,在鼎盛时期,曾有货运帆船20多艘,小船不可计数;林寨码头货船总载量达1300多吨,其中,载重过百吨的货船就有3艘。
这些货船均为林寨工匠修造,通过浰江和东江,常年往来穿梭于广州、江门、南海与林寨之间,顺流而下时,满载石灰、茶叶、柿饼、松香、木炭等粤北赣南地区农耕文明的丰富物产,溯流而上时,满载工业文明地区的布匹洋纱、药品、军火等商
浰江两岸辟有四大码头,林寨新街市开埠之初,两岸交通往来全凭横水渡舟。未几,暴富后的商贾捐建起一座21个桥墩的浰河桥,此为东江溯流而上第一桥。浰河桥间,设有四个石级口,在船运繁忙之时,此间即为船只装卸货物的临时码头。当年林寨水运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林寨水运商贸的繁盛,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兴盛时期的林寨街市,每逢农历三、六、九墟日,来自广州、潮汕、兴宁、梅县、河源乃至赣南、福建等地的商贾云集于此,操着国语、潮汕话、白话与客家话和当地人交易。街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间或,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传教士穿行其间。
此时的林寨,百业兴旺,各个村落都依凭自己的物产和优势,发展出各有特色的小农经济。“上镇村搓麻绳索,下楼村萝卜豆角,松仁下村劏猪上桌,桥背村撑船出角,坳头村竹蔑唔使驳(唔使驳,不用接,不会断之意),严村石灰作茔(很多的比喻)曾祥裕:林寨最美古村落的风水美学价值,乌石村草蓆堆楼角,兴昌村织布硬确确(很厚的意思),罗角石的草鞋人人着,下井村地主建楼阁,下镇村最兴赌博”,旧时林寨的一段民谣,正是当时百业兴旺、物产丰富的生动写照。
林寨,得水运之便,成为和平境内首屈一指的富庶之乡。
(三)走进林寨看什么?
在林寨下镇村和兴井村不足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至今仍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其中,清代20座、民国4座,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这些四角楼大多兴建于清末民初,最早的可追溯至林寨陈氏先祖陈元坤所生活的元朝。
这些四角楼,成为研究客家建筑发展史的重要物证。若您游至林寨,建议您走访下列建筑物:
1)谦光楼:在林寨古村众多的四角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的谦光楼。在林寨现存的四角楼中,谦光楼最为气派、奢华。谦光楼建于民国9年,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围屋,四角建有高4层的碉楼,面宽57.5米,进深47米,占地2702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一进为三层走马楼式楼房,二、三、四进为三进四横格局,依中轴线依次为正门、下厅、中厅、上厅,两厅之间有廊庑联接,侧边有厢房,两侧各有两排横屋。
在横屋与横屋、厅堂与横屋之间,有三条横巷和十一个天井分隔,这些天井和横巷,是四角楼内的交通通道,将整幢房屋连结在一起,遭遇匪患或战乱,居住其间的人们不出大门即可互通音讯。整幢屋内,共有十个厅堂,房间258间,水井、粮仓、厨房一应俱全,可容纳500多人居住。如此规模与气派,在南方也属精品。
2)颍川旧家:始建于民国庚午岁(1930年),是民国广东省督军府顾问、曾两任和平县长的陈襄廷所建。
陈襄廷早年曾资助邑人徐傅霖读书成才,结为知己,后徐傅霖官至司法部长、民社党主席、总统府咨议。颍川旧家里很多书法作品出自民国时期政要和书法名家之手。
3)永贞楼:是清乾隆甲寅岁(1794年)驰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候选知府陈兴堂的新楼,此楼一门当关、固若金烫。
据传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途经林寨,曾久攻不下,后朝庭下旨拆除四个兀角,以安匪患。目前永贞楼的环境保留原貌,门前仍保存着半月形生旺水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4)大夫第:斗门外另有“朝议第”牌匾,是清咸丰辛酉岁(1862年)侯任知府陈肇鉴的祖屋,当年建楼地基需填方,建筑基础不太坚实,建成后墙体出现一些小裂缝,当地人称裂缝为爆拆,因是谐音“赤”,村民戏称赤楼;后来因四角楼弟子较早接受革命思潮,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组织农会,后东纵二支队驻在这里,指挥红色暴动,乡民们将这所红色指挥所称之为革命的“赤楼”。
5)中宪第:是清光绪廿三年(1898年)中宪大夫陈寿年所建。
6)熏南楼:建于清道光丙午岁(1847年),是林寨富绅陈襄廷祖父陈豫年的当铺,这里是林寨地区早期的乡村银行。
7)宣仪第:是兴堂玄孙陈镜中的新楼,楼内多绘描梅兰竹菊四时花卉,曾在墙顶描绘狮子、麒麟。
(四)林寨四角楼的人文及建筑价值
我来林寨之前参观了福建南靖土楼和永定土楼以及江西龙南客家围屋,不论它们建筑风格不一,但建设者动机一样。在祖居的乡土上,建造起一座座既可光耀门庭又能防范匪患、兵乱和水灾的庄园式城堡。
林寨四角楼为客家传统民居之一种。其建筑因其包含的大量风水、人文信息,成了历史镌刻在大地上的风水选址样板,也是祖先留给我们如何优化生活和商业地理环境阅的一部内涵深厚作品。徜徉、观赏林寨四角楼,把玩和辨识古人的生存智慧与商业远见及谋略,都能在参观林寨古建筑中得到启迪。
土楼、围屋乃至四角楼同为客家建筑,不过是建筑样式各异吧。我走进这些客家人建筑,捡拾散落在高墙厚壁上的岁月残片,拼成了客家近千年的奋发图强的历史轨迹,也从中可解读它们风水的内涵。
追根溯源,客家先民迁入粤闽赣三角区之前,风水就已盛行,只不是风水师为皇家服务,俗称皇家风水,是唐代杨筠松战乱之时携皇室风水秘籍逃往江西赣州传承风水,把皇家风水转为服务于民间大众。风水积淀着客家人顺应自然的素养,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承传性。这就是风水在客家地区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从中原万里迢迢南迁的客家先民基于上述深刻的历史根源,对风水情有独钟。风水论中首推"天人感应"的思想。风水师的职责是用它来帮助人们合理选择阴阳宅,实现"风水宜人河源市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水,和谐共生"的良好愿望。
如何达到这一愿望呢?
从选址上来看,生存安全性和生活便利性,放在第一位,倚山临水而居,从形法上来看,群山环抱,藏风聚气。
从理法上来看,依据杨公古法风水的"内乘龙气,外接堂气"原则,确定建筑坐向,收纳生气。我观察到林寨四角楼如谦光楼、颖川旧家等,坐向均为壬兼亥,右水倒左,水出东方,为坐旺迎生格局。
至于林寨四角楼建筑结构,也是讲究礼仪。
诚如中国著名客家文化学者罗香林在所著《客家研究导论》中所说的那样:“客家人经营屋宇,地必求其敞曾祥裕:林寨最美古村落的风水美学价值,房间必求其多,厅庭必求其大,墙壁务极整齐。……客人屋式,有围龙、棋盘、二字、四角楼、围楼、五栋、枕头杠、茶壶耳等名目。每式以正栋以及横屋为主体。正栋或称正厅,制如宫殿,横屋如宫殿的庑。客人屋宇,多由创业的人,一手经营,而分给众多子孙,但无论分至如何繁细,其正厅仍属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