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23 16:05作者:佚名人气:
众所周知易经起源甚早。正是因为太早,再加上古代信息保存能力的不足,因此很多问题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易学大家刘大钧教授曾说过,几千年来易经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六十四卦会如此排列?
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版本的易经六十四卦排列顺序,有朱熹的《六十四卦卦序歌》方便大家了解: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六十四卦序歌朱熹,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以上就是目前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即第一卦为乾,第二卦为坤,第三卦为屯……一直到第六十三、四卦既济,未济结束。
六十四卦这种排列方式,可以说从汉朝开始就是这样,至于先秦之前,甚至最早周朝是如何排列?目前没有出土文物验证,所以不得而知。
关于这种排列顺序,有三种说法:
一是易传《序卦传》的解释,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逻辑。
二是唐朝易学大家孔颖达的解释:二二相偶易学大家刘大钧教授解读易经六十四卦排列顺序,非覆即变。
三是目前这种排列没什么规律和原因,编书的时候作者就是这么编写的而已。
大致解释一下以上三种说法。
第一:易传有十篇文章,其中涉及卦序排列的有两篇,一是《序卦传》,一是《杂卦传》,二者顺序并不一样。
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也叫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共计六十四卦。但是仔细辨读上下二经,其实两篇都是讲了三方面内容,即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即物道,天地生万物),人道。
比如讲天道,乾卦。讲地道物道,坤卦,屯卦。讲人道,蒙卦。上下二经基本都是天地人这三方面内容,可以说是从易理来解读易经的。
而序卦传这种排列方式,其实很明显是儒家的理论。如: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物之稚也。简而言之,是以人伦的视角去排列这六十四卦,从天到地,从物到人,从既济到未济,处处体现了人的哲学。
第二:二二相偶,非覆即变。这是唐朝学者孔颖达提出的观点,其实是从卦象角度来理解六十四卦的。简而言之易学大家刘大钧教授解读易经六十四卦排列顺序,是把六十四卦分成了32对,这32对卦,不是旋转180度,就是相错,这就是二二相偶,非覆即变。
这个理论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乾卦和坤是一对六十四卦序歌朱熹,屯卦和蒙卦是一对,可是这两对之间却没有关联。这两对之间的关联,只能用易理去解释,即: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
第三:卦序排列没什么规律。如: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有人反驳了,猫狗小的时候需要养,那猫狗大了就不用养了?再者吃饱饭了就要产生诉讼纷争,那很多人吃饱了还不闹事呢?因此序卦传的排列只是作者一厢情愿,根本经不起推敲。
易经的六十四卦除了目前通行的排列顺序六十四卦序歌朱熹,还有京房八宫卦排列,帛书本排列。分别如下图:
以上这两种排列,从卦象符号来看,至少有规律的多。但据学者考证,这可能也不是最早易经的排列顺序。到底易经最早是如何排列的,还是阙疑待考吧。